先临三维助力浙江大学,以创新技术守护文化遗产,获CGTN纪录片《共同的使命》深度关注

应用案例

2025.09.15

      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9月6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重磅纪录片《共同的使命》第二集“守护文明之光”播出,聚焦浙江大学团队以数字技术复活珍贵文物。其中,先临三维的EinScan Libre多光源无线一体式手持3D扫描仪也在纪录片惊艳亮相,以其卓越性能成为科技赋能文物保护领域的一大亮点。

视频节选至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共同的使命》纪录片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璀璨结晶,却也非常脆弱,常因岁月流转、气候变迁乃至战火摧残等不可抗力影响,而湮没于时光长河。然而,总有一群人,他们怀揣着炽热的初心,秉持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默默守护着这些文明的印记。

      从东京老人用深情的歌声铭记南京之殇,到南京导演曹海滨以影像为历史存证;从战争年代故宫文物万里南迁的惊心动魄之壮举,到如今借助数字技术为文物赋予“赛博生命”的创新探索。跨越悠悠时空,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坚持,传递着历史的真相,延续着文化的命脉,让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

CGTN纪录片共同的使命



      而这份跨越时空的文明守护,正随着科技的进步迎来全新的助力;科技创新的浪潮以磅礴之势,为文明传承与文物保护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EinScan Libre搭载先临三维第三代无线扫描技术,无需依赖电脑与电源,即可独立完成从扫描至网格输出的全流程工作,最高精度达0.02mm。这一突破性设计,极大拓展了文物数字化的作业边界,无论是户外田野考古的艰苦环境,还是昏暗库房的有限空间,亦或是面对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复杂挑战,它都能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采集。

EinScan Libre多光源无线一体式手持3D扫描仪扫描文化遗产



      而在本次项目中,浙江大学文博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借助EinScan Libre的强大功能,成功对多件重点文物实施了高精度三维重建。这一成果意义非凡,不仅为文物的修复与研究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基础,让专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文物的结构和历史信息;更通过虚拟展示、3D打印等创新形式,让古老瑰宝“走出深库”,以全新的姿态焕发生机,面向公众再现文明的辉煌。当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近距离欣赏文物的细节,或是触摸3D打印出的文物模型时,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了一场亲密对话。

文物遗址虚拟展示


-文物遗址虚拟展示示意-

3D打印文物复刻


-3D打印文物复刻示意-

      此次合作,是“科技 + 文化”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其巨大的价值。先临三维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浙江大学则依托深厚的学术底蕴,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文物保护的实际成果,让科技真正落地生根。这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不仅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树立了标杆,更展现了科技赋能人文的无限可能,为未来的文物保护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共同的使命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共同的使命》对此予以深度报道,这不仅是对浙江大学与先临三维跨界合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科技人文共生”理念的积极倡导。它清晰地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念:现代科技不仅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量,更是向后追溯历史、向下扎根文化、向深处传承文明的忠诚守护者。以数字之力留住文明之光,是我们对历史的深情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科技的力量守护好人类的文化瑰宝,让文明之光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