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 830978
先临三维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在石刻碑文拓印中的应用
2025.05.19
拓片是记录着石刻文物中的文字、图案和纹饰等诸多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别样的历史、艺术以及收藏、赏鉴价值。然而,传统拓印工艺因需直接接触文物表面,不仅存在损伤石刻文物的风险,更受限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和环境因素,无法精准还原石刻文物雕刻笔触。
随着技术的进步,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制作数字拓片,不仅可完美还原雕刻细节,同时无接触、高效的采集方式也不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传统拓印技术
与现代文保工作要求的冲突
传统的碑文拓印方式,是工匠先把宣纸覆盖在碑文表面,接着用蘸了墨汁的墨扑轻轻捶打拓印,这样就能把碑文上的文字和图案复制到纸上。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诸多局限性。
首先,拓片过程对碑文本身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反复捶打和涂抹墨汁的过程中,由于摩擦力和墨汁的侵蚀,碑文表面的一些脆弱部分可能会被磨损,部分碑文在经过数次拓印后可能会出现碎裂,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国家文物局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限制传统拓印方式。
其次,传统拓片的质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拓片工匠的技术水平、宣纸的质量、墨汁的浓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拓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参差不齐。而且,传统拓片的保存也面临挑战,纸质的拓片容易受潮、发霉、虫蛀等,这使得珍贵的拓片资料难以长久完好地保存。
三维数字拓片
助力石刻文化遗存微迹重现
数字拓片技术借助高精度结构光扫描手段,能够精确获取三维网格模型。通过应用表面纹理提取技术,将三维纹理信息转换为二维纹理,进而实现数字拓片的制作。整个工艺流程对石碑石刻无接触、无损害,且提取效率高。
首先使用先临三维EinScan Libre多光源无线一体式手持3D扫描仪不贴点、无接触快速获取碑文的完整三维数据。EinScan Libre最小点距可达0.05mm,可细腻还原碑文篆刻笔触。
扫描数据示意
在得到碑文的三维数据后,可以将数据导入Blender软件进行三维渲染 ,通过精确调节环境光遮蔽、颜色渐变和纸张纹理等参数,即可生成高度还原的数字拓片。
这种数字化保存方式,不仅完全避免了传统方法面临的潮湿、虫害等风险,更实现了文物信息的永久性保护。
Blender软件界面示意
数字拓片示意
如有进一步研究或者三维展示需求,亦可将三维扫描数据与单反相机拍摄的高清图像进行智能融合,借助蓝星智能贴图助手,构建出细节丰富、色彩逼真的碑刻三维模型。
对于研究者而言,这一模型提供了更为精确、全面的视觉资料,有助于深入剖析碑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观众来说,在展览展示中,它能带来更为生动、逼真的沉浸式体验,增强观众对碑刻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
意义深远,应用广泛
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在碑文数字拓片中的应用,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不仅革新了传统的碑文拓印方式,更在复制精确度和保存完整性方面实现了大幅提升。
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来看,数字拓片方案首先解决了传统制作流程中反复捶打石刻本体所带来的损伤及污染问题。通过非接触式的扫描技术,避免了与珍贵文物的直接触碰,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文物的原始状态。
从制作成本和效率来看,它解决了传统制作工艺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经验制约导致的效果差异问题。三维扫描技术的应用,使数字拓片的制作过程更加标准化、智能化,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确保了每次复制的质量一致性。
从文物信息的传播与保存来看,该技术能够替代宣纸,实现永久保存、复制传播、网络宣传展示和数字化存档等功能。它生成的高精度三维模型可用于创建虚拟展览,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在线上欣赏到这些珍贵的碑文。同时,这些数字档案也便于长期保存和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局限于石刻碑文的提取,还可广泛用于包括浮雕在内的各种石碑石刻。无论是平面的碑文还是立体的浮雕,三维扫描技术都能准确捕捉其细节,为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