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 | 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化身护航利器,赋能民航制造与检修

应用案例

2025.03.03

      在民用航空领域,航空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直至检修维修,是一个高标准且高要求的过程,其中检测与试验是确保飞机性能与安全的关键。


      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无损检测技术,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凭借其非接触式3D测量、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在民用航空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价值。本期,我们就来了解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如何赋能民航制造与检修。


Part 01 

生产制造端:自由曲面的3D全尺寸检测利器


      在航空器的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零部件、结构件具有大量的曲面,使用常规方法,对于曲面的3D测量较为困难,高精度三维扫描很好地填补了这一测量领域的技术空白。


      以航空发动机中的叶片为例,其一般为曲面结构,需要检测叶片的叶型、叶背、厚度、扭曲度、R角等等,使用先临天远OptimScan系列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快速获取叶片的完整三维数据(扫描小型叶片,配合自动转台1分钟即可完成),将数据导入三维检测软件,与原始设计数据相拟合,即可直观查看各项3D尺寸信息。

自由曲面的3D全尺寸检测

叶片3d尺寸检测

叶片3d尺寸检测

叶片3d尺寸检测


叶片3D检测


      除了叶片检测,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也应用于叶片组装的焊接情况检测,实现堆焊体积的高效3D测量。


      另外,这项技术也被应用于测量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形变翘曲情况,在经过高温高压后,通过非接触3D测量,一目了然地展现测试结果。


      诸如此类,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已经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3D测量工具。


Part 02

日常检修端:快速实现不规则结构损伤评估


      在航空器使用过程中,凹坑、孔洞等结构损伤十分常见,在日常检测端,需要快速判断这个结构损伤是否影响航空器的继续执飞。在传统方式下,检修工程师一般会通过画网格来计算损伤面积,极其考验个人技能和经验,也存在结果不够准确与客观、测量过程效率较低等问题。


      通过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能够快速扫描飞机机身外蒙皮、发动机进气道唇口、大翼和平垂尾前缘等结构损伤区域,能够获取完整三维数据,将数据导入三维测量软件,工程师可迅速、准确地测量出损伤区域的宽度和深度,从而进行损伤结果判定以及做出放行判断。

手持式三维扫描仪扫描叶片
叶片三维扫描数据


Part 03

后续维修端:快速实现非标零部件3D设计


      在航空器的后续维修中,有时候返厂维修费用较高、效率较低,而第三方修复苦于没有原始数模,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困难点,能够高效助力非标零部件的三维设计以及进行后续的产品定制、修复。


手持式激光三维扫描仪扫描发动机
三维扫描发动机管线进行逆向修复

三维扫描发动机管线进行逆向修复


Part 04

应用趋势:结合自动化应用,提效同时进行可溯源数据智能化管理


      随着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应用普及,其越来越多的与自动化相结合,来提升校测效率并实现扫描数据、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存档,进行可溯源的智能化质量管控。







      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民用航空领域的各环节质量控制与数据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持续为产品质量和航空安全保驾护航。先临天远也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为民航业提供更加高效、精准、智能的三维检测方案。

相关产品

  • OptimScan Q12 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

    OptimScan Q12计量级蓝光三维扫描仪,计量级精度,集成两组高分辨率镜头,可实现两个不同扫描范围的一键切换,提升凹槽等位置的数据获取能力,进一步加快工业精密3D测量的工作效率。

  • OptimScan 13M 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

    OptimScan 13M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搭载1300万像素高性能工业相机,可获取物体表面高精细几何特征,精度可达4微米,适应多种高精度3D测量需求。

  • OptimScan 9M 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

    OptimScan 9M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可获取物体表面高精细度特征,实现计量级别检测需求,可满足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模具行业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 OptimScan 5M Plus 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

    OptimScan 5M Plus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高分辨率工业镜头确保精细扫描效果以及光顺的数据质量,三组高分辨率工业镜头可根据型号不同而更换,精度稳定且操作简单。

行业方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