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扫描技术登上权威学术期刊,或将改变未来骨科手术

先临课堂

2024.06.15

      南京鼓楼医院蒋青教授团队与东南大学王兴松教授团队共同在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论文《应用三维扫描与3D打印原位修复骨与软骨缺损》,使用3D扫描与3D打印技术对骨与软骨损伤的原位修复进行了探索。

      该论文中所用到的3D扫描技术,正是时下在国内外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先临三维EinScan多功能手持式三维扫描仪


南京鼓楼医院蒋青教授团队与东南大学王兴松教授团队共同在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

南京鼓楼医院蒋青教授团队与东南大学王兴松教授团队共同在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



EinScan三维扫描仪在国内外医疗领域被广泛应用


3D扫描+生物3D打印

从术前模拟跨向术中原位修复


      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几位审稿人均在审稿意见中指出,这种将3D扫描与3D打印技术结合,应用于病损治疗的尝试比较新颖。

      自从问世以来,先临三维的EinScan多功能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已经在国内外不少医院有了成功的临床实践,包括骨科术前模拟、个性化矫形器定制、医美行业的精准化定制等。

      但是,从精准化医疗的模拟和辅助走向术中的原位修复辅助,南京鼓楼医院运动医学与成人重建外科确实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想法。


         在该论文中,主要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模型,来模拟三种骨科疾病:

  1. 长骨大段缺损模型;

  2. 股骨髁不规则骨折模型;

  3. 软骨缺损模型(符合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定义的IV级软骨缺损)。

模拟三种骨科疾病模型

      使用EinScan多功能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分别获得样本三维模型(包括健康模型和疾病模型)后,通过运算获取缺损部位的几何模型,然后将目标模型导入生物3D打印机进行打印,最终,缺损的长骨与软骨模型均成功得到修复。  

EinScan三维扫描仪扫描骨科模型

骨科模型三维扫描数据

扫描过程

骨科模型


未来骨科手术室或许会变成这样


      这项研究如果得以实现,这意味着以后骨科损伤类手术室中可能都会配备一台EinScan3D扫描仪和一台生物3D打印机。进行手术时,医生将先对病人病理部位进行3D扫描,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后,直接交给生物3D打印机完成修复工作。而整个过程可能只要十几分钟即可完成。


[
总结 ]


      在这个研究中,作者使用三维扫描仪对体积仅有39mm³的缺损形态进行了精确的三维重建,能达到这一效果,得益于EinScan微米级的扫描精度,这对于重建关节软骨与骨很有帮助,而在传统手工模式下几乎不可能达到。此外,从3D扫描到3D打印的整个过程在10-15分钟内即可完成,相比CT、核磁共振,这种方法更便宜、无辐射,也更行之有效。         

      而这个想法和研究被Science Reports收录也意味着,3D扫描在医疗领域经过多重实践并获得医患的一致好评后,已经开始从临床实践延伸到现有经验总结和前沿新应用探索阶段,并正日益受到国际权威学术机构的重视,有望向大规模应用阶段迈进。

相关产品

  • EinScan H2 双光源彩色手持3D扫描仪

    EinScan H2双光源手持彩色3D扫描仪,是先临三维基于前代产品精心升级打造的一款专业级三维扫描仪。采用LED白光和红外VCSEL激光两种光源,兼顾细节与效率,可适应多种扫描场景需求。

  • EinScan Pro 2X Plus V2 多功能手持3D扫描仪

    EinScan Pro 2X Plus V2多功能手持3D扫描仪,满足多种细节和精度要求的3D建模需求,兼顾细节与效率,适应广泛的应用场景,更大程度扩展扫描应用边界,更适合中到大尺寸实物扫描。

  • EinScan Pro EP 多功能非接触式测量与3D设计建模系统

    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指定设备EinScan Pro EP多功能三维扫描仪与3D设计建模系统,满足不同尺寸实物多重细节和精度的3D建模需求,适应更多应用场景,快速获取高品质3D模型。

  • EinScan Pro 2X V2 手持3D扫描仪

    EinScan Pro 2X V2手持3D扫描仪,专注手持三维扫描功能,满足多种细节和精度要求的3D扫描建模需求,兼顾细节与效率,搭配用户友好的软件,是手持三维扫描仪的理想选择。

行业方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