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梦 | 双奥之城再燃圣火,火炬手的“钢铁战衣”亮了!

应用案例

2022.03.08

2022北京冬残奥会


      2022北京冬残奥会于3月4日在国家体育馆开幕,继续上演冰雪上的华丽篇章。

      科学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为残疾人生活带来新变化。从假肢到轮椅,从外骨骼机器人再到智能仿生手……各种高科技技术和辅助产品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下肢截瘫火炬手借助外骨骼机器人设备进行火炬传递

下肢截瘫火炬手借助外骨骼机器人设备进行火炬传递

下肢截瘫火炬手借助外骨骼机器人设备进行火炬传递。

小编注解: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于人体的机械结构,能够实现穿戴者行动能力的提升,如人体负重搬运、残疾患者站立行走等。

(图片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众号”)


      目前,已有不少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组建团队对这项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旗下人工智能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 3D数字化技术 -


打造定制化辅具的神兵利器


      在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中,由于使用者的个体差异,要想打造一款集智能、安全、轻便、适配为一体的定制化辅具设备,需要不断测试。

      为了加快研发测试进程,研究人员引入了3D技术。

人体部位扫描示意图

人体部位扫描示意图

      使用安全免接触的EinScan手持系列三维扫描仪对人体特定部位快速进行扫描采集数据,可为后续外骨骼机器人的机械装置部件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减少人工测量时的尺寸误差,提高模型数据精度的准确性,让其更加贴合人体、穿戴更加舒适

3D打印机械装置部件

3D打印机械装置部件

      利用AccuFab-L4K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机可以快速、准确地打印出所需的机械装置部件,

      大幅度减少制作工序的复杂度,提高辅具定制效率,加快研发进程,降低研发材料定制成本,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匹配度更好的机械辅具装置。

装配测试

装配测试

装配测试

      总而言之,相较于传统机械辅具装置定制流程三维扫描+数字化设计+3D打印的“组合拳”,能够“直击”辅具制作工艺繁复的痛点,并且更容易通过设计优化来提升人体功能障碍者的使用体验和康复效果。


分隔图


      随着精准化医疗的不断推进,3D数字化技术在康复机器人、矫形器、假肢等医疗康复器具领域的应用,不仅是为制造康复辅具提供一种方式,促进康复辅具的设计创新、提高定制化水平等,还对医疗辅具行业由传统制作向个性化、精准化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性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相关产品

  • EinScan H2 双光源彩色手持3D扫描仪

    EinScan H2双光源手持彩色3D扫描仪,是先临三维基于前代产品精心升级打造的一款专业级三维扫描仪。采用LED白光和红外VCSEL激光两种光源,兼顾细节与效率,可适应多种扫描场景需求。

  • EinScan H 双光源彩色手持3D扫描仪

    EinScan H双光源彩色手持3D扫描仪,适用于快速获取人体、艺术品及家具等中大型物品的高品质彩色3D数据,快速流畅的扫描体验,让EinScan H三维扫描仪成为设计创造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 EinScan Pro 2X Plus V2 多功能手持3D扫描仪

    EinScan Pro 2X Plus V2多功能手持3D扫描仪,满足多种细节和精度要求的3D建模需求,兼顾细节与效率,适应广泛的应用场景,更大程度扩展扫描应用边界,更适合中到大尺寸实物扫描。

  • EinScan Pro EP 多功能非接触式测量与3D设计建模系统

    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指定设备EinScan Pro EP多功能三维扫描仪与3D设计建模系统,满足不同尺寸实物多重细节和精度的3D建模需求,适应更多应用场景,快速获取高品质3D模型。

行业方案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