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代码 830978
以微光见远方,三维数字技术为特殊群体打开一扇窗
2023.12.14
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以下简称特教院),残疾人学生正在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创意想法,找到自我价值。
三维数字技术,正在融入各个行业,孕育新的职业“蓝海”。特教院积极响应行业变革,优化专业建设,基于先临三维3D数字化技术,开设文物数字修复课程,培养掌握数字化技能的文博行业“新”技能人才。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本期,我们讲一讲残疾人学生与三维数字技术的故事。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批独立设置,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一所主要培养残疾人高级技能人才和服务残疾人事业专业人才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如果说身体的缺陷限制了残障人士的职业发展,那么特教院则致力于为他们找到就业的支点。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故事,要从六年前讲起。
12个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面试,最后只有两人通过选拔。带队老师很触动,培育了几年的学生,输送到企业里,录用率并不高。资料显示,“残疾人受限于心理及生理条件,在就业市场、社会参与和个人财富积累中举步维艰。”
这种局面得变。
行动不便或是感知沟通障碍,无法限制残障人群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数字化技术或许是让他们的创意得以发挥的有效途径。于是,老师们开始探索应对全行业变革现况下的传统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特教院学生使用三维扫描仪Transcan C采集文物教具数据
特教院数字媒体作为省级特色专业,率先开始数字化升级。
经调研,学校发现先临三维作为三维视觉领域的国际知名品牌,技术先进,特别是在文博数字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搭建了上下游合作的生态链路,并能协助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培训,与特教院聚焦的文物数字化修复方向行业及人才培养需求非常契合。
先临三维工程师用三维扫描仪FreeScan Trak Pro采集佛像数据
先临三维,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高精度三维视觉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其惠及大众,赋能行业。
教育是推动新技术普及的关键领域之一。便捷而高效的三维数字模型获取方式打破了空间与交流的障碍,让设计有更多的灵感来源与实现的方式。
于是,双方达成合作。
由特教院搭建,先临三维支持推进的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双轨驱动,四阶递进”。
“双轨驱动,四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双轨驱动,指企业与学校一同参与学生的教学教研。先临三维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向特教院老师传递行业最新的用户与人才链条,分析行业发展态势与人才缺口,匹配对应能力需求。再由特教院教师牵头,通过企业提供的各种案例与专项知识,结合专业教学方法,建设人培方案,开展专项教学活动。
特教院学生在先临三维学习,企业导师讲解数字文博应用
而四阶递进模式,则贯穿特教院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整个学习周期。
特教院新生走进先临三维,体验与学习三维数字化技术
第二阶段:核心技能储蓄期。先临三维企业导师走进课堂、教学授课,一是通过行业案例培训三维扫描仪的核心原理、使用方法;二是教学生们使用专业软件(如Zbrush),对使用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文博相关扫描数据进行后续处理。
先临三维工程师在校给学生培训三维扫描仪
第三阶段:应用能力强化期。学生进入校企共建的文物数字化修复工作室,在先临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真实存在过的企业项目,掌握实际文博行业数字化工作开展流程,明确就业市场所需的职业能力。
特教院学生参观先临三维,企业导师讲解行业数字化变革
第四阶段:适岗能力历练期。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学生进入企业,沉浸式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
据老师所说:“学生们刚来工作室时,普遍迷茫,不清楚擅长什么以及能学到什么程度,但当完成三维扫描、后处理、设计到3D打印全链路工作,作品诞生的那刻,眼神中的光芒是能照亮未来的。”
特教院学生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创作的部分文创衍生品
事实上,学生相继获奖,作品投入使用,皆证明了这一人培模式的优越性,为特教院带来超预期的价值收益,也逐渐明晰了残障人士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就业方向。
从学校正门进入,一眼望见特教院30周年庆的标志,设计感十足,五彩的外观格外吸睛,它的三维模型设计出自李欣阳之手。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30周年庆的标志
2岁那年,因为误诊,李欣阳的听力受到了严重损伤。他很喜欢琢磨高科技产品,在高考选择专业时,被三维设计的炫酷、奇妙所吸引,于是报考了数字媒体专业。
通过三维数据采集、二次创作与3D打印,他能把想法立体化、实物化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创意,而能让听障同学把技术当语言、撬动想象力的,正是先临三维提供的依托于三维数字化技术的系列产品,包括三维扫描仪,三维建模软件以及3D打印机。共建课程模式下,李欣阳将理论知识内化到实际操作上,岗位技能、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李欣阳对未来工作充满信心。他希望从事文博行业相关工作,例如文创衍生品设计师,并且想向听障病友证明,新技术能极大拓展他们的职业边界。
李欣阳通过三维数字技术创作的部分作品模型
另一位工作室的学员徐金泉是一位渐冻症患者,来特教院时,已经38岁。前不久,他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亚军。校企共建的课程基础,结合备赛期间特教院和先临导师提供软硬件资源以及技术培训指导是他站上领奖台的重要支撑。
徐金泉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亚军
赛后,徐金泉更是将先临三维的数字化技术更多地应用到了自己的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去,为他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徐金泉正在设计三维模型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该人培模式构筑了产教融合的应用人才培养新范式。
如今,特教院数字媒体专业的报录比超8:1,就业率也很理想。特教院老师表示“学生们的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足以支持他们找到匹配、理想的工作,实现个人价值。”
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代表,先临三维已与百所学校建立合作,参与二十余项课程体系建设,累计培养近千名学校老师。院校与先临三维这样的“专精特新”高新科技企业合作,将行业动态、产业生态与职场需求导入院校的人才培养建设中,显著提升了学校在全行业高速发展下的人才培养效率,增强教师教学创新。
应对社会的高速变革以及职业需求的变化,深度产教融合是保障人才供给、企业稳步发展的有力途径。
未来,先临三维将继续发挥技术与产业优势,加强校企协同,以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产业实践经验与行业生态资源赋能职业教育的全生命周期,持续探索更多人才培养和专业共建方案。同时,将新技术持续赋能行业,为各个群体提供就业的新机会、新场景,绘制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新职业图景。